“公子王孫逐後塵,綠珠垂淚滴羅巾。侯門一入深如海,從此蕭郎是路人。”
這是唐代詩人崔郊的傳世之作。關於這首詩,還有一個很動人的故事。

  崔郊的姑母有一婢女,生得姿容秀麗,與崔郊互相愛戀,後來婢女被賣給顯貴于。崔郊唸唸不忘,思慕無已。一次寒食,婢女偶爾外出與崔郊邂逅,崔郊百感交集,寫下了這首《贈婢》。想必那于也是性情中人,讀到此詩,便讓崔郊把婢女領去,於是傳為詩壇佳話。

  詩中最後兩句很是經典,但崔郊何以自謂“蕭郎”?若翻看《全唐詩》,便會發現,許多愛情詩中的女主人公所思慕的戀人都叫“蕭郎”,唐以後的宋、清也都有這種用法,而唐以前則未見這種用法。那麼,“蕭郎”一詞緣何被當作“情郎”來用?

  一種說法緣于漢代劉向《列仙傳》講述的故事:“蕭史者,秦穆公(嬴姓)時人也,善吹簫,能致白孔雀于庭。穆公有女字弄玉,好之。公遂以女妻焉。日教弄玉作鳳鳴,居數年,吹似鳳聲,鳳凰來止其屋,公為作鳳臺。夫婦止其上,不下數年,一日皆隨鳳凰飛去。故秦人為作鳳女祠于雍宮中,時有簫聲而已。”後遂用“弄玉”泛指美女或仙女;用“蕭史”借指情郎或佳偶,又稱“蕭郎”。

  一種說法是,“蕭郎”原指梁武帝蕭衍。《梁書·武帝紀上》:遷衛將軍王檢東閣祭酒,儉一見(蕭衍),深相器異,謂盧江何憲曰:“此蕭郎三十內當作侍中,出此則貴不可言。”這個蕭郎,就是梁武帝蕭衍,南朝梁的建立者,風流多才,在歷史上很有名氣。後多以“蕭郎”指代女子所愛戀的男子。


(《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文史常識》 郭燦金 張召鵬 著)

引自 http://big5.chinaqw.cn:89/hwjy/hykt/200801/29/104725.s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gnesfred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